中物院計劃建國內*科學儀器基地http://www.chem17.com/st175729
科學是從觀測開始的,儀器是科學的利器。當前,我國重大科學儀器領域仍是弱項,軍工科研單位則是該領域沉睡已久的“富礦”。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對于軍民重大科學儀器“同根”卻難并存的現狀感到痛心。
“科學是從觀測開始的,儀器是科學的利器,是科技水平的標志。當前,我國重大科學儀器領域仍是弱項,而軍工科研單位正是該領域沉睡已久的‘富礦’。”在杜祥琬看來,軍民重大科學儀器“同根同源”,不該彼此割裂開來。
為了推動軍民融合走向“深水區”,近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四川綿陽召開的軍民融合與重大科學儀器研討會上表示,將通過開放融合國內外優勢資源,加快重大科學儀器的軍民合作、應用和產業化。
圍繞裝備、應用和產業化,中物院形成了集理論、設計、材料、加工、檢測、試驗于一體的完整體系,擁有大型激光裝置、神龍一號加速器等“買不進、引不來”的重大科研實驗設施的建設。但是,這些設備、成果,往往“藏在深閨人未知”,難以發揮國家科技投入綜合效益。
按照中央“一個確保、四個統籌”的發展要求,近年來中物院提出了“三元發展戰略”和建設軍民融合型國家安全戰略研究院的目標,一批“塵封”的科學儀器設備開始在民用科研領域發揮效益。作為中物院“從相對封閉到有序開放”的受益者,北京普析儀器通過與中物院機械工藝所“牽手”,不僅產品更加精密、,同時滿足了企業小批量需求。
“同樣技術指標的產品,過去從國外進口要4萬至5萬元,現在只要2萬多元。”北京普析儀器產品總監張小華稱,普析儀器已與該所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共同進行高精度高分辨率四極桿質譜儀核心、關鍵部件。
在重大科學儀器領域,中物院不僅服務企業,還將以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民生工程的雙重需求服務,推進重大前沿科研儀器設備、通用儀器設備、應用和產業化。
“這也是軍工科研單位提升技術實力、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的責任。”中物院副院長何穎波說,中物院已逐步構建起以研究所為技術創新主體,和產品開發為支撐,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大型儀器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為紐帶,企業為應用主體的技術創新制度和軍民融合管理體系,開發與轉化的科技項目達數百項,通過技術轉移支持或建立企業90余家。
在近日的軍民融合與重大科學儀器研討會上,中物院公布了該院“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表示將打造1個基地,推動不少于3個項目的產業化。在未來5至10年,建成國內*重大科學儀器裝備基地。